半路上出家了

刀口漫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刀口漫步文集最新章节!

      一个月了,我天天闷在办公室里,或端坐,或踱步,手里一直握着一本书,一往情深地大声诵读。偶尔照着镜子,不停地吐舌头,寻找狗喘气的感觉。原以为字正腔圆的发音,被同事们指摘得漏洞百出,一无是处。结果不敢说话了,变成一个吞吞吐吐的失语症患者,甚或刚刚开始咿呀学语的孩子。我们的方言——所谓的“滕普”像一根根鱼刺,扎在舌面上,恨不得用剃须刀层层刮掉;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噪音一般脱口而出,连自己听了都浑身起鸡皮疙瘩。z、c、s和zh、ch、sh混为一谈,j、q、x像早产的婴儿,从舌尖吐出,一个都不靠谱,暧昧的“舌尖前后音”让我每吐出一个字,都想打自己一个嘴巴。突然发觉方言也是一种传染病,还是尽早治愈的好。

    做了三四年记者,被赶鸭子上架,跻身播音主持行列,我不知不觉间改行了,真有些半路出家的感觉。也亏了这半路出家,让我得窥另一个行当看似稀松平常实则大有学问的门道。不改行,不多尝试一些职业,你就不知道自己的可塑性到底有多大,你身上还有哪些潜力没有得到开发。

    因而想起那些半路出家的人们:金基德是我眼中亚洲当代电影导演中唯一的大师,他自小热爱绘画,一度在法国靠卖画为生,没弄出什么名堂,尝试写剧本、拍电影,终于收获了守侯在另一条路上的辉煌;鲁迅弃医从文就更不用说了,做医生,他没准把剪刀和钳子拉人肚子里,可写作让他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祖师爷;屠洪刚从唱京剧改唱通俗歌曲难度不大,可人家河莉秀从男人“改行”做女人,多富有挑战性和爆发力啊

    我过去以为,一个男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从事的职业正是他的兴趣所在。而现在却认为,兴趣有时太具欺骗性,会束缚你的手脚,让你固步自封。如果三百六十行,我们都能干干,那感觉肯定不赖,至少比“术业有专攻”丰富多采。

    曾去一家报社应聘,社长给全体应聘者开会,说最欢迎非科班出身的同志们,科班出身的并不一定比半路出家的干得更好,往往后者的思路更开阔些,更有创建性。我看这话很有见地,当然,把拉下的迎头赶上是个前提。

    可话又说回来了,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你嫁给我,当然不会错,可你不会知道,到底哪个行当更加适合你,哪个行当又会把你局限住,也许只有怀揣着一肚子新鲜感,多尝试一些陌生的职业才能验证吧。赶明儿——又顺嘴溜出一句方言,打嘴!——再去跟算卦的或者撬锁的“淆淆(学学)”没准还能成一老神仙或者通天大盗什么的呢。

    再打一次嘴巴,因为多嘴了,该刹车了:我爸特喜欢夸夸其谈,天天放在嘴边的话是,我要是干什么什么,准比那谁谁谁强,比如踢球,他带球过人肯定也不次于马拉多纳。于是我就给他一足球,他连两米都带不出去。哈哈我就喜欢拿他当反面教材,时时提醒自己,偷着做,不多说。

    不过,最后,还是泄露一下刚编的“座右铭”:何惧半路出家,看我七十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