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鳏夫不续娶(商量定礼)8

齐鲁的小梨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快穿:荆远流浪记最新章节!

    成亲流程:

    第一步:探口风,完成,打√。

    第二步:托人保媒,完成,打√。

    第三步:下定,初步定在7月18日,待进行。

    第四步:办喜事,初步定在11月初,待进行。

    第五步:扯结婚证,圆房,定在72年,正月初十,待进行。

    敲定保媒之事,步伐轻快地从村长家出来,月光照耀下,山坳中的游击屯,显得格外静谧、祥和。

    荆远中将提着空竹篮,甩啊甩。

    心情那叫一个轻松愉悦。

    而后边走,边整理便宜儿子的成亲流程,并让系统003,帮忙记录下来。

    毕竟是,人生第一次,作为便宜爹,亲自操持儿子的婚事。

    此等大事,一定得数据留存才行。

    大概是,小说剧情还未展开,一路无事发生,荆远中将,很是顺利地回到了家中。

    虫鸣啾啾,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大早,公鸡刚打鸣,心中惦记着事的邓玉梅,就翻来覆去的,再也睡不着,索性麻溜地起床了。

    简单洗漱后,和正在煮饭的大儿媳,交代一声,就急匆匆出了院门。

    保媒得趁早,可不能耽搁上午的上工,误了地里的农活。

    两家都有意,事情好办的不得了。

    邓玉梅风风火火地来到郭婶子家,先是抓着郭采荷的手,一顿夸。

    然后再夸了一通,院门外站着的荆平安。

    接着又复述了一遍,昨天夜里,荆远中将有关摔盆、哭灵、披麻戴孝的承诺。

    连连比大拇指称赞,荆家的诚意高,郭婶子找了个好亲家。

    嘴巴张张合合,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秃噜。

    喝了碗红糖水润润喉咙,在得到郭婶子,‘同意亲事’的肯定答复后,就笑容满面地提出了告辞。

    七十年代,粮食铢贵,可没有随便留人吃饭的风俗。

    说完正事就走,主打一个简约效率。

    姬春雨带着孙女,客客气气地将邓玉梅,送到院门口。

    “好了,郭婶子,就送到这吧,我又不是外人。

    快回去煮饭吧,吃了早饭还得去上工呢。

    我也得赶紧走了,再不走,就得掉饭眼里了。”

    邓玉梅摆摆手,转身大跨步走出院门。

    “村长婶子好!”

    平安见人出来,连忙笑着打招呼。

    “呦,平安啊,长得真俊。

    婶子我呀,就等着吃你的喜酒了。”

    “麻烦婶子啦,到时一定请您做主桌。”

    “那感情好,行了,你们聊。天不早了,我得回去吃早饭了。”

    “婶子慢走。”

    荆平安目送人走远,随后,便笑着开口邀请郭奶奶和采荷,去家里吃早饭。

    姬春雨寻思了一番就没有推拒,她也想和荆远好好商量一下,十八下定的事。

    炊烟袅袅。

    三人进门时,荆远中将正在院子里劈竹条。

    “远子,劈竹条呢!”姬春雨率先出声打招呼。

    “郭婶子来了,平安,快去屋里搬几张凳子出来。

    采荷别客气,以后就是自己家了。叔心里,你和盼盼一样,都是亲闺女。”

    “谢谢叔,您和奶奶先忙,我去厨房里帮盼盼。”

    “行,快去吧,盼盼早盼着你呢。”

    平安搬来两个凳子,一个递给郭奶奶,一个放在父亲附近,而后便屁颠屁颠地溜进厨房,听后差遣去了。

    “远子,先别忙活的,咱娘俩好好唠唠下定的事。”

    荆远中将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搬起凳子,坐在郭婶子附近。

    “婶子,我是这样打算的。定礼随大溜,人家有的,咱也有。肯定不能让人看轻了采荷。

    两块红布、两只鸡、两只鸭、两条猪肉、两笆斗粗粮、外加16块6毛6分钱。

    十五,三大湾公社集会那日,让平安领着采荷,再扯两匹土布做衣服。

    您看成吗?”

    “哎呦,不行远子,这也太多了些。

    你这哪是随大溜啊?村子里的姑娘,定礼最重的也就这样了。

    猪肉就不用了,肉票可不好淘换,留着秋收时再用。

    定钱减点,给个9块9毛9分钱就成了。”

    荆远中将自然不会同意,他还想着掏空自己的兜,好免遭重生女主的惦记呢。

    \"婶子,你消息落后了不是,这才哪到哪啊。

    听说隔壁小孟庄,会计家的女儿定亲。

    定钱直接给了100块钱不说,还送了块时髦的女士手表呢。\"

    “嘿,你说的这事,我知道。嫁进城里做后娘,给的少了,哪家姑娘能愿意?

    这是两码事,可不能放在一块比。

    城里人有工资,挣钱容易。可不是咱们这些庄户人家能比的。

    行了,远子。就听我的,猪肉不要了,定钱减点,就这么说定了。”

    “婶子,要不这样,咱俩一人退一步,猪肉我就厚着脸皮不买了,定钱可不能少。

    再说,采荷嫁进来就当家,这钱早给晚给都要给。

    最终还不是都要采荷管着。”

    “嗨,说不过你。就依你的来。”

    最终,姬春雨还是笑着应下了。毕竟,荆远愿意给自家孙女长面子,这是好事。意思意思推拒一番,表示下自己的态度就成了。

    可不敢严词拒绝,要是荆远真改口,钱给少了,到时抓心挠肺想反悔的就是她了。

    “对了,远子。我那还有几张布票,回头我拿给你,买红布时用!”

    “那就谢谢婶子了,我这确实缺布票。”

    ……

    平安从厨房探出头,见父亲与郭奶奶商量的差不多了,立即跑去堂屋,将饭桌、凳子搬到老槐树下,准备开饭。

    早饭一贯的简单,红薯叶饼子、红苕稀饭、蒜蓉黄瓜番茄。

    五个人却吃得很是开心。

    饭桌上,荆远中将灵光一闪,主动提议:

    “郭婶子,你看要不,咱们两家直接合伙吃饭算了?

    以后,您老就待在家里,和盼盼一起,干些轻省的活计。

    采荷,就跟着我和平安,一起上工。

    有我和平安看顾着,采荷也能轻松不少。

    反正两孩子的事,已经定下了。

    旁人也不会说啥闲话。

    您觉得怎么样?”

    如此大的好事,姬春雨自然欢欢喜喜地应下了。

    毕竟岁数到这了,不服老不行,地里的活确实有些干不动了。

    荆远是个能干的,有他看顾着俩孩子,姬春雨最是放心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