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诸事分明

lqy1224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李纨三难贾宝玉最新章节!

    红楼梦书中亦只是实录家庭琐事,绝无伤时诲淫之病。却多用移风易俗之法,故曰“贾雨村”云云,以因势而利导而劝戒后生。总要引人看到收场处,才知结果识警戒。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然而,淫书实以红楼梦为最,描摹痴男女情性,其字面绝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游,而意为之移,所谓大盗不操戈矛也。宝玉与金陵十二钗等红粉佳人,男亲女授,解衣入牝,合衾并枕,思之羡煞人也!

    闺中韵事,虽尽其妙,世人却难以知晓。为饷广大读者,后世红学家多方求证。其中事迹,散见于诸位大家名作。小可无才,不避简陋,草作“金陵十二钗”之系列短篇如“栊翠庵宝玉品茗问禅”、“贾宝玉行孝姨舅娘”闺阁闲情,欲完其备。

    但此间轶事几近荒唐,无据可考,与曹公雪芹之本意已相去甚远。看官阅后,仅供娱乐,可一笑置之。却说上回说道宝玉与薛姨妈几番云雨,交股而眠。天色微明,宝玉口中喏喏道:“坏了!坏了!”

    不知到底作何光景,且听以下分解。且说宝玉春梦醒来,方忆起次日辰时父亲要考问功课一事,平日不磨枪,临时也没抱佛角,唬得心胆俱裂。不及梳洗打理,便蓬头散发奔贾政书房而来。众清客却报,老爷已入朝面圣去了。

    原来,贾政自元妃归省之后,居官更加勤慎,以期仰答皇恩。皇上见他人品端方,风声清肃,虽非科第出身,却是书香世代,因特将他点了学差,也无非是选拔真才之意。

    这贾政只得奉了旨,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别过宗祠及贾母,便起身而去。宝玉等如何送行,以及贾政出差外面诸事,不及细述。单表宝玉自贾政起身之后,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游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宝玉等仍不过在园中嬉游吟咏不提。这日甚觉无聊,便往贾母王夫人处来混一混,仍旧进园来了,刚换了衣裳,只见三姑娘探春的丫鬟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幅花笺,送与他看。

    原来竟是邀请大观园众人结诗社,旨在“宴集诗人于风庭月榭。醉飞吟盏于帘杏溪桃。”宝玉看了,不觉喜得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一面说,一面同翠墨往秋爽斋来。

    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已都在那里了,众人见他进来,都大笑说:“又来了一个。”宝玉道:“这是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别你谦我让的。各有主意只管说出来,大家评论。宝姐姐也出个主意,林妹妹也说句话儿。”宝钗道:“你忙什么!人还不全呢。”

    一语未了,李纨也来了,进门笑道:“雅的很哪!要起诗社,我自举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想了一想,我又不会做诗,瞎闹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即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着你作兴起来。

    “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就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

    何不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倒雅?我已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接下来,黛玉被封作“潇湘妃子”宝钗封为“蘅芜君”探春封为“蕉下客”

    迎春就叫作“菱洲”惜春叫作“藕榭”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

    ‘无事忙’三字恰当得很!”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是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黛玉道:“混叫如何使得!

    你既住怡红院,索性叫‘怡红宝玉’不好?”众人道:“也好。”李纨道:“就是这样好,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教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做诗,须得让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人各分一件事。

    “探春笑道:“已有了号,还只管这样称呼,不如不有了,以后错了,也要立个罚约才好。”

    李纨道:“我那里地方儿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做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还要推我做社长。

    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既立定了社,便要立下章程。若违了罚约,一例清白处治。是这么着就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

    众人均点头称是。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是极。”宝玉道:“既这样,咱们就往稻香村去。”李纨道:“都是你忙。今日不过商议了。

    等我再请。”探春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是。俗了又不好,忒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诗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宝玉与众人都说好。

    说闭,大家又说了一回闲话儿,各自散去。不在话下。闲言少叙,一日正是李纫做东道,诗社聚会稻花村,胜者有奖,输者受罚。

    且说宝玉接书,便从怡红院一径踱来。径自步出轩中,不觉天色渐晚,仰见一轮皓月万里无云,青光正皎,走过几幢楼阁,但觉清风飒飒、暗香浮云,心中感叹:“冬去几时,忽尔春来矣,人生几何,须要及时行乐。”

    转过山怀,稻香村黄泥院墙中,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宝玉且走且叹,啧啧称奇,真叫“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得屋来,见得灯烛辉煌。

    探春、黛玉、迎春、宝钗等,也都往那里来。一则赏诗,二则便于会面。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余者皆不过十七八岁,大半同年异月,他们自己也不能记清谁长谁幼,不过是“姐”、“妹”、“兄”、“弟”四个字,随便混叫。

    进入房中,不免推让一回,大家归坐,就听李纨出题限韵。薛蟠之妾香菱却上前,斟上茶来,又领着老婆子、丫鬟们洒扫庭除,并擦抹桌椅,预备茶酒器皿,原来李纨寡居多年,陪房的丫头早打发散了,掌社做东,比不得往日,平时又素不理俗务,正愁人手缺乏。

    这香菱正苦志学诗,精血诚聚,不敢十分罗唆宝钗,又欲远避只知斗鸡走马、寻花问柳的薛蟠,近日便在李纫处帮忙,满心满意就近学诗,正得两便。

    只听李纨道:“我就出题,迎春限韵,惜春监场。方才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很好,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呢?”说罢,迎春等便依令限韵出题。

    侍书一样预备下四分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弄梧桐,或看景致,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命丫鬟点了一枝梦甜香。

    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烬,故以此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受罚。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己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

    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玉急得抓耳挠腮,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她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

    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下一寸了!我才有了两句。”又向黛玉道:“香要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做什么?”

    黛玉也不理。宝玉道:“我可顾不得你了,管他好歹,先胡绉几句写出来罢。”说着,走到案前写道:“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则个,怎么个玉为魂。”说了这句,又言语不出。

    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推他道:“此中佳人典故颇多,亏你还是脂粉队里的英雄。”

    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悄悄地咂嘴点头笑道:“也罢,今日你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岂不闻,东坡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宝玉听了。

    不觉洞开心意,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的句子竟想不到。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也悄悄地笑道:“还不快做上去,只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

    李纨见两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模样甚是可疑,因道:“晓喻其诗社之有知者,军有军令,社有社规。不得营私舞弊,不得弄虚作假。如有不遵者,逐出席外,当场吃罚!本掌坛决不会姑息的。”

    五指尖尖如笋,在宝玉案头敲敲。众人都道:“有理,有理。”宝钗无可奈何,不敢私心暗助,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

    宝玉听说无法,只得收摄精神,暝思苦想。却有思无绪,眼巴巴地看着李纨轻移莲步,袅袅婷婷,打从身侧踱来踱去。

    暗忖,李纨虽寡居多年,平日性情贤淑,言语平和,诸事不管,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只知清净守节,问事不知,说事不管。不想做个执社,却言语爽利,诸事分明,倒像似变了个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