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得陇望蜀

山河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平阳公主传最新章节!

    正说得热火朝天的两妯娌看到叔侄两个的脸色连声问道:“怎么了?”

    德昭心里乱成一团麻,看着母亲说不出话来。

    李罘叹了口气,将缘由跟徐氏两个说了。徐氏大吃一惊道:“若是这样的话,我儿岂不是有危险?”

    韩氏连忙道:“不能让别人去吗?大哥不是有好几个儿子吗?”

    李罘喝道:“胡说八道什么?”

    韩氏不服气地嘟囔了几句,反正在她看来,齐国侯三个儿子,除了嫡出的李钊外,庶长子李钦整天阴阳怪气,段氏所出的李钧小小年纪就口蜜腹剑,时时刻刻一幅天下唯我独尊的排场,西府在他三公子眼里就跟下人无异。

    徐氏镇定地问道:“若是有人提议的话,二弟认为有多少人附议?”

    李罘素来得齐国侯看重,他心思缜密,认真想了想:“我估计是五成,但是不能保证段氏那边的人加把火。要知道开阳去了长安的话,大哥势必会把注意力力转到另外两子身上去。”唉,要是大哥当初好好对大嫂的话,现在哪有这么麻烦事出来。

    徐氏抿了抿嘴,这次她绝对不会让那个男人为了自己的所谓千秋大业再牺牲自己的儿女。

    要说这齐国侯李罡在行军打仗上是真有几分本事,但是在处理后宅事务上是真拎不清。当年,李老太爷与徐氏父亲多年同时驻守雁门,有过命的交情。他见徐英娘行事大方、通情达理,就为大儿子订下了徐氏这门亲。怕两人心中不愿,还特地安排了几次机会让两人了解。徐英娘本来不是很满意李罡的脾性,觉得他为人太木讷,但是当时正巧有几次突厥人侵犯边境,李老太爷有意历练他,李罡不负众望,不仅将侵犯之人打得落花流水,还逼迫他们保证十年之内不得再踏进大夏一步。

    徐英娘当时正是花季少女,对英雄总是充满了憧憬,再加上她的弟弟还小,也需要李家在军中提携,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两人成亲的头几年,相处地还不错,徐英娘虽然嫌弃丈夫不爱说话,但把小家打理地井井有条。遗憾地是两人一直没有孩子,徐氏暗暗着急,也没有办法。

    二十岁那年,李罡被封了齐国侯,代替父亲驻守雁门。少年侯爷,风华正茂,引得雁门不少有心人将主意打到他身上。

    很快,在某次巡岗时,他意外救下了被歹人掳去的尤氏,这尤氏生地花容月貌,又会小意伺候他,齐国侯就跟徐氏商量纳了她,生子后就记在徐氏名下。徐氏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在为他张罗这个,收拾那个,他竟然还能将纳美的事情说地这么理直气壮。

    考虑到李家的名声,徐英娘只是坚持不同意,说要请示过双亲和公婆再说。谁想,还没等李老爷子的信到呢,尤氏的肚子大了起来,并且声泪俱下地跪在侯府门前求徐英娘给她一个容身之处,她娘家尤氏当时掌控了三分之一雁门驻军的供给,更是软硬兼施要齐国侯娶其为平妻。

    徐英娘家风清正,徐家没有姬妾庶子,哪见过这种阵仗,但她性情刚烈,便要自请下堂。当时年仅十二岁的李罘站出来,先是请了尤氏的家人来,将其家族子弟中的几个把柄跑出来,迫使他们先将尤氏接回家中。又一面派人飞速将李老太爷夫妇接了过来,亲自处置此事;一面向大嫂保证,他只有他这一个嫂子,将徐英娘和徐家人安抚了下来。

    李老太爷来了后,狠狠杖责了李罡,怒其不争。李老夫人将家宅不宁的道理拜碎了跟大儿子讲,两人压着他向徐家道歉接回了徐氏。老两口坚决不许这样的女子进门,齐国侯派人查出了当时救出尤氏的真相,知道是被人算计了,也就默许了双亲的处置。但是尤家不肯罢休,他们藏起了尤氏,口口声声要个公道,并以军粮威胁。李老太爷毫不手软,早就想到了应付之道,先是派人以高出市价二成的价格将周围的粮食买过来救济,又亲自出马状告尤氏家族子弟当街强抢民女、欺凌弱小、高价囤粮等等罪状,尤氏家族散失了大半家产。

    那尤氏在族人的护持下,当街拦下了齐国侯告饶。齐国侯看她肚大如箩的样子,起了恻隐之心,将她带回了家。李老爷子夫妇怕外人说是李家心狠手辣,况且尤氏在大庭广众之下求饶。他们在征得徐英娘同意后,决定暂时留下尤氏生产完,但尤氏本人是绝对不能留了。一个月后,尤氏生下齐国侯庶长子李钦,大伤元气不治而亡。

    老两口怕齐国侯怨恨徐英娘,在雁门待了一年,见两人关系尚可,徐英娘又怀了身孕,便在李钊满月后回了李家庄。李钊二岁那年冬天,徐氏又怀上了德昭,整个侯府沉浸在即将添人进口的喜悦中。

    不想,齐国侯故态复萌。雁门有一家段氏皇商,专门贩卖奚国山参、熊掌、五味子等供应长安宫里,段氏家大业大,虽然是商人,却因为沾着一个“皇”字,在雁门的话郡守也避让三分。他家唯一的嫡女段红灵芳华十六,冰雪伶俐,在一次出游途中偶然看到了齐国侯,立誓非卿不嫁。

    段氏的当家人是其祖父,这位段氏老夫人眼光毒辣,手腕高超,在苦劝孙女无果后,便想方设法要促成此事。她在雁门生活多年,对前些年尤氏的事情了解甚深。英雄救美行不通,那就来个“美女救英雄”。在一次突厥人的侵扰中,齐国侯身先士卒,不慎中了流矢,其麾下的人也伤亡惨重。段老夫人立马派出了娇滴滴的段红灵带着几车珍稀药材赶了过去,接下来就顺理成章了。

    齐国侯被眼前娇小女子的壮举感动不已,又深感妾室之位委屈了佳人,亲自致信双亲要求娶其为平妻。李老太爷夫妇气得头晕,真是纳闷大儿子在这些事情上如此愚蠢。

    徐氏知道后,段氏也怀了身孕。徐氏这些年有了李钊,对齐国侯的感情也转淡了,又思虑公婆年纪大了,怕他们伤身,便做主纳她为妾,平妻之类的免谈。

    李罘此时也已经长大成人,他不好过多指责兄长,只好委婉地告诉他这样做是多么地不靠谱。

    齐国侯这人耳根子本来就软,除了行军打仗,其它的事情都是徐氏和李罘在操办,见兄弟这么说,就不再坚持平妻之位。

    段氏手段百出才被许了妾室之位,但她硬是咬着牙忍了下来,并设法抢先在徐氏前生下一子李钧,自觉可以在李家与徐氏抗衡了,便千方百计地将齐国侯拢在身边。

    徐氏不以为意,守着李钊兄妹两个安闲度日。段氏又想抢夺府中大权,软磨硬泡下齐国侯也没敢应承她,他还记得当年李老爷子的杖责呢。

    徐氏看着她小丑一样地蹦达,懒得搭理她,直接吩咐,断绝段氏与外面的一切联系。

    段氏急了,找齐国侯告状。齐国侯找徐氏的时候,徐氏干脆就跟他说,既然段氏不服她管,你齐国侯也不要给我找麻烦。遂收拾了侯府一个院子,让段氏搬进去,从院子另一面墙开了门,你喜欢怎么就怎么样,只一条,没有徐氏允许,不许踏足侯府一步。段氏本来觉得自己能分出来是好事,不想回家去就被骂了一通,段老妇人骂她这样分出来与外室有何不同。

    段红灵明白过来后,想回侯府住,可就难了。徐氏根本就不理他。齐国侯自己都不明白其中的区别,觉得她在那里挺好的,起码两个女人不会吵嘛。

    她去找李罘帮忙,李罘以男女大防为由,根本不见她。她设法在齐国侯书房外堵到了李罘,请他帮帮小嫂子,结果李罘一听这称呼,当场翻脸,差点动手揍他,还是齐国侯的侍卫见势不妙请来了主子,她才逃过一劫。齐国侯斥责了她,一连两个月没有踏足她的院子,她才慌了神。自此便对徐氏和李罘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