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东方瓦良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冲锋最新章节!

    尚武军仔细检查了一遍,把方案打印出来装订好,轻松地吹了几声口哨,开着他的勇士车向师部而去,想要和维成仁打官司抢人,还真只能往师部回报才能顶事,因为其他人管不着他。虽然是周末,但是罗新生还是在师部值班,他还要处理一些事情,尚武军一来便迫不及待把自己的计划递了上去。

    他把计划书中没有写到的,又详细给罗新生用言语增补了一番,罗新生一边看计划书,一边听他的讲述,不时点点头,表示在认真聆听。等尚武军讲完,罗新生初步同意了他的计划,他把尚武军留了下来,询问了新兵连的训练情况,当然他也会额外关注罗胜,不时发话询问他的状况。

    话说这边三人,郭靖被齐学武带到了枪械库,里面的枪支琳琅满目,有各种现役的和退役的枪支,狙击枪、手枪、机枪、自动和半自动步枪,从最新的零三式自动步枪、九五式步枪、到老式的五六式、八一式,应有尽有。里面甚至还开辟出一个专区,那里放着老式的汉阳造、三八大盖、驳壳枪等各种解放军早期用过的轻武器,简直就是一个轻武器的博物馆。

    郭靖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里摸一下,那里看一下,突然他瞟到了角落里的那把五六式,他冲过去拿起来,忍不住道:“AK—47!哈哈!”他拿起那枪摸了又摸,瞄了又瞄,捣鼓半天。

    齐学武看不下去了,他不屑道:“这里这么多好枪你不去看,偏要看这把破五六式。”

    郭靖回了句道:“你不懂,我来当兵,这把AK—47可功不可没!它算是个引路人呢!”

    “放下这玩意,看其他的,看这把枪怎么样?”齐学武拿起旁边的一把八八式狙击枪,送到郭靖眼前道。

    郭靖看着眼前的枪支,见宝心喜,就像一头猛兽发现猎物,双眼放光,他把手中的家伙放好,接过那把八八式,摸索了半天,欣喜不已。齐学武看他的样子,心中暗喜,他问道:“要不要出去试试?”

    郭靖的眼睛四处扫荡着,他突然发现一把重机枪旁边,放着一把枪,从来没有见过,枪身导轨上放着一个奇形怪状的瞄准镜,他眼睛盯上去,就挪不开了,他走过去,问道:“这是把反器材狙击步枪吧?”

    齐学武跟在他身后道:“你眼光不错,不过这只是一支样枪,幺二点七的口径,最远能打到二千五百米,专业的反器材步枪,去年厂家拿过来到部队做人机功效体验,现在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估计还没定型呢!”

    “这把枪威力应该够大,一千米距离上能不能把人打成两截?美国的巴雷特M8A1狙击枪就可以。”郭靖问道。

    齐学武道:“我又没杀过人,这个我真不清楚,不过它在一千米距离上,穿个十毫米的钢板倒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看着郭靖对这些枪爱不释手,齐学武摇了摇头,他拍了拍郭靖道:“既然你喜欢,那咱们就把它们拿到靶场去溜一圈。”

    他顿了一下,又道:“你是搬着个大的,还是拿手里的小的?”

    郭靖笑着答道:“大家伙还是你拿吧!我怕我一激动,忍不住一个哆嗦下来,会把它掉到地上摔坏的!”

    齐学武笑了笑,收齐了大枪的两脚架,左手握住枪身,右手捏着枪托,率先走出仓库,郭靖紧随其后,两人快步来到靶场。

    由于是周末,没有报靶员,也没有人在靶壕里值班换靶标,两人找好了一个发射阵位,齐学武指了指远处的几根电杆道:“看见前面那几根电杆没有?杆身涂成红黑相间的那种!”

    郭靖看了看道:“看见了?怎么了?”

    齐学武回答道:“那里三根电杆是有名堂的,第一根距离这里六百米,第二杆距离这里九百米,第三杆距离这边一千二百米,杆身上图的红黑相间的斑纹,第一根上面的宽度十厘米,第二根上面的宽度是十五厘米,第三根宽度是二十厘米。本来在四百五十米距离上还有一根的,由于我们平时把训练任务完成后,没什么事做,就拿那电杆做目标,日积月累,它便被我们一枪一枪的打碎了,到现在就剩一个不不到十公分的头露在外面。”

    “你开几枪试试,六百米距离上那根电杆,打最上面那一环黑色的。”齐学武又吩咐道。

    郭靖先伸头看了看那根被打得只剩个头的电杆,然后才趴下来,瞄准了六百米处的目标,第一次用光学瞄准镜,再加上对枪支的不熟悉,他心中有些不自信,磨蹭了半天也没敢开出第一枪。

    有多少读者能加以卒读,是很难说的。人们已经越来越看不懂这种现代派小说了。

    顺便说一下,现代国外最引入注目和受读者欢迎的小说,大多是有贯串线索的或有贯串情节的,得诺贝尔奖金的大多数作品都届此类。板拍成电影,产生巨大影响的也是此类作用,如科尔曼的《克莱默夫妇》的同名影片在1980年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第五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中获得五个最佳奖。

    在国内,由于长期存在的民族形式相传统的影响,一般来说,读者喜欢该的小说(即拥有最多读者的)是有贯串线索和有比较精彩的情节的小说。我国的作家们必须考虑到读者的这种欣赏和阅读习惯。国内有贯串线索的扳块结构作品,如西西的《四等舱》写得就比较好。这篇小说在形式上有一定独创性,它以“我”这个业余文学作者为贯串线索,把小说分成许多块,各不相关:

    a.四等舱的旅客们去饭厅里买饭,都买的是八角一份的。

    b.饭后吃什么茶,是否吃红茶菌最好,大家议论纷纷。

    c.大家闲聊:小孩说“我爸爸是连长”;司机说老太太福气好。于是,大家又谈到孝与不孝。大学生大谈代沟,批判“怀疑一切”的“难道”论。

    d.大学生等谈对文学作品及电视的看法。

    此外,还谈到在外国人面前的态度,老太大想给两个青年男女做媒;小孩忽然肚疼,大家着急;写萍水相逢又马上分别的离别,表现了友好和高尚。

    试看这些板块之间有何矛盾冲突、有何情节、有何联系可言?但是通过“我”这个贯穿线索,把这些板块联结在一起,说明“四等舱确实比我原来想象酌要好很多”。他们互相关心、爱护,开城布公,爽朗直率;有时表现出较高的道德情操,有时又流露出低级庸俗的思想感情。

    这种板块型的结构,其实并不好写,它要求有较高的文学笔法。取材看起来是零乱的,但又是精选过的,表面上是想写什么便写什么,似乎可以无休止地写下去,但又使人觉得作者及时打住,恰到好处。

    晓风飞翔:这个是转贴吧?其实结构这东西,学问无穷。比起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说,更为复杂。这文章,似乎只是单纯的分类,实际的指导性不大,还不如大胖头鱼来说呢。他的《君与臣》,写了两百万字都不散,是非常难得的。「结构是对人物、事件的组织安排,是谋篇布局、构成艺术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注1]。结构通常与情节并称为「情节结构」,但事实上,结构并不等同于情节,结构大于情节,涵括了小说中的情节与非情节因素,「结构的任务除了对情节的因素进行组织安排外,还要对非情节的因素进行组织安排」[注]。一般而言,中国古典小说十分重视情节的作用,「小说结构是以情节的发展构成的,强调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注],「其结构基本上就是情节的结构,结构的基本任务就是组织情节」[注4],遵循着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创作模式。

    见他这样回答,维成仁也没辙,又跟三人唠了一阵家常,便吩咐余帅将他们送回新兵连。

    刚到连队的时候,尚武军也在后面来了,他看见维成仁的座驾从旁边飞驰而过,心想:大周末的,他这是来干什么了?他又放眼张望了一圈,便发现了情况。罗胜他们三个前脚刚下车,后边便想起一声急刹声,那当然是尚武军弄出来的动静,三人回头一看,见尚武军正下车,便连忙过去敬礼问好。

    尚武军回了礼,他黑着脸厉声问道:“你们三个不好好打扫卫生,干什么去了?”

    三人互相看了看,都心想难道被跟踪了?他反应怎么这么快!还是罗胜道:“维成仁营长请我们三个去侦察营参观去了。”

    “你们是不是想好了等新训完毕去他那里啊?”尚武军问道。

    “报告教官,我们三个在对方糖衣炮弹的诱惑下,坚持立场毫不动摇,跟他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用各种理由拒绝了他的邀请,我们会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上面安排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邹卫青用一种怪怪的语气回答了尚武军的疑问。

    尚武军当下释怀一笑,又问询了三人一些问题,才撒手把他们放走。三人回到宿舍,只见李硕坐在桌子旁在写什么东西,肖思远倒是没做事,他打了一声唿哨,欢迎三位参观归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