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长期战略

嘟嘟嘟233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承明之治最新章节!

    对于善德女王的反问,李承乾笑而不语,轻抿一口清茶。

    “据闻新罗在女王陛下的治理下,物产丰盈、国有九储,若女王陛下配合,半年内,高句丽也好,后百济也罢,自会退却,自顾不暇。”

    善德略微皱眉:“还请太子殿下示意。”

    “大唐出力,新罗出财。”

    善德女王一脸不解:“何意?”

    “若新罗国内突然无粮、亦或者突然储粮爆满,会如何?”

    善德女王思索许久:“若无粮,必然致使境内动荡,来年冬季难以为继。若储粮爆满,则必然致使粮价下跌,大量百姓不再务农,祸及将来。”

    “左手倒右手,最终一切都会回来。据闻东南半岛信奉佛教,大唐佛教规模最大,遣送境内高僧数千,以宣扬佛法为由,引领邪风造势,营造两国储粮满仓之假象,后以高价购粮,最终将两国储粮买断,随后以边境封锁为由,杜绝一切粮商前往两国。”

    “待到一切尘埃落地,大唐撤走遣送高僧。待到两国境内市面粮价飙升,新罗转而借大唐之手,高价售卖回去便是。至于售卖多少,新罗自行决断便是。”

    李承乾这套做法,战国时期就有先例了。没错,齐国名相管仲,当初营造楚国鹿皮高贵,随后楚国大量百姓跑去猎杀那类麋鹿,而同时悄然收购楚国市面粮食,几年后楚国自乱。

    善德女王也不是傻子,很快就理顺了全程的逻辑和思路:“...太子殿下之手腕,小王见识到了。不动一兵一卒,便可智取以达目的。善德,受教了。”

    李承乾摆了摆手:“此法于大唐有利,新罗愿意协助,双方获利自是最好。那么,接下来详细商议一下新罗援助事项吧,女王陛下。”

    善德女王考虑一会儿,随即开口道:“两万石。”

    古代的一石为现代的四斤,也就是两升。古代一青壮男子每天食量2升米,30日需食0.6石米,1日就是0.02石,2升=4斤=0.02石。换言之,这两万石粮食,足够一万将士,一百天的需要,但实际上都会有损耗,因此也就三个月左右。如果算上有战马,那更少了,因为一匹马一天要吃两个青壮男子的粮食!

    李承乾端起茶杯笑道:“自古富贵者皆以节制,今见女王陛下,果然不假。”

    善德女王略微皱眉:“五万石。”

    李承乾笑了笑,把茶杯递给一旁的官员,令其为他倒茶。善德女王此时也不乐意了,虽然五万石对于新罗储粮来说九牛一毛,但谁家的余粮谁心疼。俗语,吃别人要狠,吃自己要省。

    “七万石,这是小王的底线了。”

    七万石辎重军粮,可以支撑一万骑兵三个多月了,五万大军两个多月。很多,的确很多!富得流油!这就是富婆的魅力!或许会让人觉得怎么这么少?有啥好吹的?古代骑兵规模最大的漠北之战,也就两万骑兵!直接透支了整个汉朝!

    一个新罗能够拿出支撑一万骑兵部队三个多月的辎重,还要咋地?要上天啊?再说了,一万骑兵动动嘴皮子就凑出来了?古代能达到两万大军,就可以屠城灭国了,这直接为五万大军续航两个月!还要咋地?

    李承乾一脸贪得无厌的试探道:“女王陛下,七万石,的确太少了。大唐动辄数万大军出征,这其中一路损耗还有后勤徭役等等,七万石军粮着实不够啊。”

    善德女王也完全没有了好脸色:“若是大唐能够直接出兵相助,新罗可奉上二十万石军粮,乃至供应大唐援军期间一切开销。”

    李承乾这就很无语了,你当你是谁?二凤都没能耐说出兵就出兵,你算老几?哦,你比我那大唐皇帝的老子还NB是吧?

    善德女王缓缓起身:“看样子,太子殿下无法裁定目前所谈之事了。也罢,善德愿意再恭候几日,还望太子殿下代为禀告大唐皇帝陛下,小王诚心诚意希望能够御前面圣,详谈此事。”

    善德女王很有脾气的转身就走,直接不给李承乾挽留的机会。这毫无疑问,是一点面子不给李承乾这位大唐太子爷啊!6!李承乾也是一肚子火,至于说追上去?开玩什么玩笑?那只会让自己示弱!绝对不可能!

    唐俭众人尴尬且不知所措的看向李承乾,小心翼翼的不敢大喘气。李承乾突然笑了,笑的真可怕!随即,一口把杯中茶水喝完,重重的放下茶杯也起身飒然离去。

    李承乾回到两仪殿,二凤和各位臣公都正在用膳呢。二凤见到李承乾,这么快回来,但从李承乾脸上看不出成败。

    “这么快?”

    李承乾叹息一声,坐在位置上:“谈不拢。父皇,您亲自和那娘们谈谈吧,儿臣就不伺候她了。”

    张行成疑惑道:“殿下,那善德女王如何说?”

    李承乾没好气道:“眼高手低,人轻语高。”

    房玄龄和杜如晦相视一眼,随即无奈一笑,不再言语。他们可太清楚了,明显那善德女王不是善茬,李承乾被反将一军了。

    杜如晦笑了笑:“陛下,目前我军的确需要踌躇到合适的军粮。况且,那善德女王好歹也是一国之主,陛下亲自面见,想必能有些许优势。”

    二凤和众人不是傻子,听出了弦外之音。说白了,善德女王的要求有些过分或者给的不到位,但李承乾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来直接决策。

    二凤点了点头:“嗯,那便如克明所言,朕稍后亲自接见善德女王吧。无忌,你令四方馆安排一下。”

    “臣遵旨。”

    二凤转而说到:“虽说军粮辎重未曾筹集,但这行军方案也要拿出来才合适。太子,既然这次你打算亲自去,那你说说你的看法。”

    李承乾思索了一会儿,随即开口:“此次应付羌族反叛,并不困难。孤的意思是提拔一批能战士卒,用以重组东宫的十率。其外,借助此次机会,清剿一下吐谷浑的老旧贵族势力,为吐谷浑的长治久安,铺好基础。毕竟,眼下的吐谷浑,已经种植了大范围的白叠子,是我军新式抗寒冬装的必要原材料。”

    “咸阳和吐谷浑地区,各类完善的产业工坊都已经铺下去了,就等白叠子成熟了。这节骨眼上,可不能多生变故。咸阳方面,马蹄铁也已经开始投入生产,先拿十六卫的一支骑兵试一试,为后续扩大骑兵规模做好准备。”

    房玄龄点了点头:“西边稳定了,北边的问题也该提上日程了。”

    李承乾点头:“老师说的是。东南半岛目前大唐自顾不暇,还需要几年时间。有关新的高产量庄稼,目前正在咸阳培育,明年才能大范围的种植。四五年后,才能陆续在大唐推广开来。北方必须在东南半岛前面,高句丽那块硬骨头不好啃,没有北方的准备,后续会令大唐十分吃力。”

    大家都听出了李承乾的长期战略部署,但...不知道李承乾究竟要干什么。随即,众人看向了二凤。陛下,解释一下吧,你怎么看呐?二凤也是一阵压力山大,这臭小子一股脑说出来,关键二凤没准备啊,也没对过剧本。

    二凤沉吟片刻:“正如太子所言,大唐要做的很多,但更多偏向内政,所有的对外行动,都是以国内百姓民生为主而考虑的。”

    大家又是一阵迷茫,你搁这搁这呢?二凤也没办法啊,他也只能从李承乾刚才说的话里,提取出这些关键了。

    二凤随即转移话题道:“既然太子你有打算,那就安排好后,上一个折子。对了,马上冬至了,朕思前想后,此次的祭天大典,就由太子你来主持吧。”

    李承乾转头一脸问号:“啊?祭天?关儿臣什么事情啊?马上就要明年初一了,冷的要死,儿臣才不去呢。”

    二凤一巴掌呼在李承乾后脑勺上:“臭小子瞎说!你是太子,都成年了,祭天本来你就该去,乃至让你主持也是合乎礼仪。再说了,此事乃是你皇爷爷派人来提议的,你小子还敢忤逆不成?”

    李承乾一脸不解:“可这祭天不都是父皇你来吗?儿臣这还没上位呢。”

    杜如晦连忙咳嗽:“咳咳...殿下,此事的确是合乎礼仪的,况且太上皇发话了,您于情于理都该去。莫要狡辩了,此般有违孝道。”

    李承乾一脸嫌弃,低声嘀咕道:“吃饱了撑着啊。”

    二凤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一样:“你小子嘀咕什么呢?!”

    “没没没...没啥。”

    冬至,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2或23日交节。

    李承乾突然想起来一件事:“祭天要穿什么?”

    房玄龄都看不下去了:“自然是殿下您的太子赤黄服了,要带爵弁。”

    李承乾一脸嫌弃:“能不能不穿那身啊?屎黄屎黄的。”

    “噗——”

    瞬间,全场喷了。你会不会说话啊?不会说话别说了!二凤都要气死了,合着老子平日里在你眼里一身屎黄啊?!

    二凤直接起身,按着李承乾就是一顿爆锤啊!令全场瞠目结舌啊!随即,众人纷纷上去拉架,把二凤和李承乾拉开。乖乖,这俩父子没谁了啊!

    “撒手!朕今日一定要好好收拾这小子一顿!”

    长孙无忌连忙劝道:“陛下!陛下息怒!殿下,您也是,这说话要委婉一些啊!”

    李承乾揉着被打的地方:“父皇,您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动不动就动手?天子威仪何在?还好儿臣克制住了,不然刚才反手就把您摔在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