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个工业区

蜀山土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明末镇国将军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文登县是大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最东边的一个县,在明庭的地图上,这里再往东就是黄海,成山靖海两个防备倭寇的卫所城。

    文登县城附近有两条河流,它们分别是城南的抱龙河和发源与城北正棋山的柳林河。

    抱龙河沿着城南向西流去,柳林河则是流过城北和城西。这两条河在文登城西边的万石山下,北面的不远处汇聚成一条河流向西流淌,最后与从昆嵛山流过来的母猪河汇合到一起流入大海。

    从抱龙河与柳林河交汇处,向东至文登县西城门,乡南跨河至万石山脚,向北至祭祀坛。这么一块相当于文登县城大小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建筑。

    城外的这一大片建筑群,被一条通向文登西门道路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部分。

    路北面的房屋都是低矮的,简陋的,拥挤的,同时也是数量巨大,占的地方最多的。从城墙到柳林河,甚至河对岸都分布着不少。这些都是穷苦人家搭建的用于居住的窝棚,使用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一些像废弃木料、竹竿、茅草和泥土石头之类,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平民窟。

    路南面的房屋虽是有大有小,但相对于北面的来说则有很大的区别,看起来更加的高大和结实些。分布的也不像那么拥挤,相互之间的间隔都是能够行驶马车的宽度。

    在这群建筑中矗立着十多座一至两丈高的圆形砖砌的烟囱,都缓缓的向外飘着黑烟,这些烟囱连接的都是用于冶炼钢铁的土高炉。

    这群建筑中不止是有土高炉,还有着为数众多的制铁厂,大小有上百家。

    大的铁匠能够达到数百人,小的则是三五人,产品从农具到工具甚至是武器大炮,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除了制铁厂外,周围还有一些织造布匹、造纸、陶瓷、泡制药材、和加工木材等等各式作坊。

    为了给这些作坊供应原材料,周围,尤其是抱龙河南岸和万石山之间,还建有大批的囤积着煤炭、铁矿石、木料、棉花等原材料的建筑。

    居住在北面的居民,除了外来的难民,大多数都就职于这些工坊里。都可以算的上是脱产工人了,有很多甚至都是祖孙三代,夫妻二人都在此谋生,也算是出现全职工家庭了!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虽然都是小作坊,甚至有些连小作坊都不够资格。但是不得不说,这里的小作坊的生产管理模式,可以说是出现了近现代工业社会的萌芽,甚至是幼苗。

    这棵幼苗的主人就是住在文登县城里的胶东郡国的郡王和其一脉的宗室们。

    胶东郡国始封郡王朱肇烁,鲁荒王朱檀嫡二子,是个遗腹子,出生于洪武二十四年(这里朱檀比历史晚死两年),在永乐八年二十岁时之国文登县。

    朱肇烁喜好工匠之道,之小就跟在王府匠人后面学艺,打得一手好铁。

    明朝,虽然表面上规定了郡王的俸禄是两千石,但是经过折色后,实际能拿到一半就算不错了。

    一年实拿一千石,不算多,也不少了,要知道当朝一品大员的薪俸也就这么多。如果再加上庄田的收入,对王府来说,大户人家的生活水准勉强够了。

    当然了,想要生活的更好,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能追求。

    这样的话,要是靠着死工资就不行了。那就要靠自己的政治地位来变现了!

    最简单的就是利用自身的免税特权,靠挖朝廷的墙角来获得的收入——自耕农的投献,在商户占有的干股,庇护商队过钞关不交税,攫取盐引……

    这种手段不像受贿索贿那样明显的违法,这是打擦边球,也叫做灰色收入。

    事实上,这些灰色收入才是那些朝廷大员和藩王们的大头。

    郡王也是能弄到灰色收入的,不过相对于手握实权的朝廷官员,和没有实权但政治地位非常高的亲王们来说,那些显然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有些郡王穷其一生的巧取豪夺得来的钱财都不及当朝宰辅们门房收入的多。就这样还要冒着被人骂三代,被正义文人拉出来刷声望的风险。

    胶东郡王朱肇烁也爱财,也想着怎么才能拥有更多的钱财,谁不希望自己钱多多的呢!

    一开始也像那些朝廷官员和藩王们一样,想要靠着自身的特权来挖朝廷的墙角赚钱。

    不过他比较倒霉。

    文登在山东最东边,这样商业贸易活动就非常少;而且这地方丘陵众多可耕地少,这样自耕农就少;并且文登的文风很盛,出进士举人,这样就有了竞争者。

    典型的肉少狼多,这就要看那个狼更值得投孝了。

    谁能给投孝者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一点,郡王肯定是争不过进士举人们的。你一个郡王虽然看着光献,可这只能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欺负,可管不了别人的生死。人家进士举人是可以当官管别人生死的,这样一来怎么选就很容易理解了。

    就这样,朱肇烁想挖朝廷墙角而不得。不过人家也不气馁,既然没法靠取巧来钱,那就只好自己去亲自赚钱喽!

    朱肇烁是喜好打铁的,也学会了怎么打制优良的铁器。他就利用自身的优势,招募了一些铁匠,就这么在王府里开起了铁匠铺,亲自打铁然后再卖出去。

    郡王亲自打铁,从事低贱的匠业,这肯定是会引起舆论大哗的。不过好在当时皇帝不知是出于什么缘由,在收到了朱肇烁亲自打制的铧和犁后,不但没有反对,反而还以关心农商为由,下旨表扬了朱肇烁一通。

    这就代表着朱肇烁可以安安心心的靠着打铁赚钱了。

    在古代,铁是很值钱的,再加上没人敢巧立名目来找郡王府收税。很快,王府的收入就蹭蹭的高涨起来。

    尝到了甜头的朱肇烁对怎么挖墙角再也没兴趣了!不但是整天想着怎么扩大铁匠铺的规模,而且还想着办其它的工坊。

    同时还想着把自己的儿孙们都给教成了铁匠,教不成铁匠也要学一门别的工匠手艺。

    朱肇烁还做主,自己的子孙,以后不管是将军还是中尉之类的,只要会一门手艺,在成年后,都可以都可以领分的一个作坊,以作为自己的产业。

    就这样,经过两百二十三年的发展经营,胶东王府从一个铁匠铺开始,在抱龙河和柳林河交汇处的地方发展出了一片原始工业区。

    同时,依附这片区域过活的工人也将近两万人。

    “这是一片可成王霸的基业之地。”

    这是朱弘極知道这些后的第一想法。

    随即,他也对朝廷里的皇帝和那些官员们分外的看不起起来。

    眼皮子底下就有一个工业基地——虽然生产组织模式还很原始,但也是工业基地不是?

    就这样,这个大明还和历史上一样,中原复地被流民搅得稀巴烂,满清还是在东北做大,还是一次次的入关劫掠,犹入无人之境。

    这不,这次满清又跑到关内来抢劫了,这已经是第五次了。

    这样看的话,到明年,也就是1644年,李自成就会打进京城,然后就是吴三桂降清,满清入关击败李自成,横扫南明,正式统治华夏大地。

    然后……

    就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为了避免华夏未来的所受的苦难,朱弘極觉得自己应该改变这一切,尤其是在得知城外有一片工业区的时候。

    工业力量的强大,对那些赚了钱只知道埋地下和买地收租子的土鳖来说,这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