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崇祯

蜀山土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明末镇国将军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军事学校的事,在朱以沥的亲自主抓下,很快就落实了下来,可以培训学员了。

    就是教员不太容易找。

    好在现在要教授的学院比较少,临时找几个人顶替一下就可以了。

    至于教授的内容,因为现在正在防御建奴攻城,所以教的都是些城防和巷战的内容。

    本来朱弘極还想设立参谋和工兵专业的,不过因条件所限就没有开设了,等以后有条件时再加上。

    总的来说,就是一切都是凑合着的,要想真正的达到自己心中的拿种培养基础军官的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朱以沥正在给学员们训话,说的无法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像什么,护卫家园,保卫乡梓之类的。

    对于像朱弘極这样久经领导讲话考验的来说,这些大道理都是懒得听的,他在底下现在的样子,看起来是很认真的,其实心思早已经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等到结束后,朱以沥就带着朱弘極离开了军校,只留下教官开始教授学员。

    现在,朱弘極就跟在他父亲后面做事了,从一个一军之主变成了领导秘书。

    朱弘極这才知道自己父亲是怎么做事的。

    所有的事情都会被分类。杂事让王府属官他们去做,作坊生产有什么问题让周大匠他们去解决,后勤的事都交给了朱寿镬,城防的事都是和朱颐壂商量解决,总之很多事情都是放手让手下人去解决,自己就是负责总揽全局就行了。

    等安排好所有的事后,朱以沥就谴出下人,屋里只剩下父子二人时,才开口说道:

    “现在知道上位者该怎么做事了吧?

    上位者做事,关键不在于勤奋与否,而在于能不能用人,会不会用人,知道什么样的事让什么样的属下去做就行了。”

    对于父亲的这个观点,朱弘極他当然是明白了!

    做上位者遇事就应该让属下去做,哪怕他不能胜任。千万不能事必躬亲,不但容易打击属下的积极性,还无法发挥出属下的主观能动性,和其才能,这样的领导人是不会成功的。

    这方面崇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想到崇祯,朱弘極就笑着说道:“爹,孩儿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要说勤奋,当今有几个人能和崇祯比。可自他继位以来,这大明在他的勤奋之下,可是越来越大不同喽!”

    “噗嗤!”

    听到儿子的话,朱以沥都喷出了刚喝的茶,笑指着朱弘極说道:“哈哈!

    你这臭小子,什么时候学的这一手!”

    笑了一会儿后,朱以沥就感慨道:“我这个族第啊!刚登基时,就干掉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那时候他可真是意气风发,犹如明主一般的不可一世。

    可没过两年,现实就给了他两个耳光,建奴入关劫掠,流民四起剿不胜剿,再这样下去大明绝对会亡的啊!

    不过就是这样,他还是一副事必躬亲的勤勉样子,这点还真是让人挺佩服的。

    可惜了,他这注定是白忙活的了!”

    朱以沥说的没错,崇祯再勤勉也是白忙活。

    崇祯呢?

    此时,头发已经黑白夹杂着的他,正坐在案几旁奋笔疾书着。在他的左边,奏章已经堆了一尺高,这是已经批改好了的。

    没批改的奏章堆在右边,大概也有一尺来高。

    王承恩则是躬身在旁,不时的端茶倒水的伺候着。

    “啪!”

    正在奋笔疾书的崇祯突然就狠狠的拍了桌子。

    把手里的笔,和案几上的砚台都扔到了地上,愤怒的说道:

    “朕早就说过了,要趁着建奴正在胶东劫掠,以大军进驻青州府和莒州,严防死守,把建奴堵在胶东,让他们出不来也回不了辽东,最终被磨死在胶东。

    可他李之光是怎么回事,大军至今还聚集在昌平,通州和保定,动都没动,他这是要干什么?

    王承恩,你说说,朕应该要怎么处置他?”

    李之光是崇祯任命的总督,指挥京畿的大军,专门负责应对这次建奴入关的军事事务。

    弯腰捡起被崇祯丢到地上的笔和砚台,重新放到案几上后,王承恩没有直接回答崇祯的问题,而是劝解道:

    “皇上,京畿附近也有不少建奴,还有流民趁机作乱。

    李总督应该作的是先肃清京畿附近之敌,再图谋胶东的建奴的打算。他昨天不是上折子禀报过皇上嘛!”

    这话是糊弄人的。

    至于具体情况,王承恩当然知道,只是他不敢说出来罢了!

    “是这样啊!”

    崇祯这才想起来,昨天他好像是看到了这一篇奏折,只是刚才生气后给忘了。

    知道怎么回事后,崇祯就继续批起了奏折。

    随后,崇祯再次扔了笔和砚台,狠狠的说道:

    “哼,真是可恶!

    王承恩!宣,魏藻德,李邦华,孙应铮三位阁老觐见!”

    王承恩知道肯定又是出什么事了,转身就出了书房找人去了。

    很快,魏藻德,李邦华和孙应铮三人就一起进了书房。

    “陛下招臣等有何事?”

    三人行完礼后,魏藻德就首先开口问道。

    “先看看这道奏折再说吧!”

    崇祯的话中透着疲惫。

    魏藻德从王承恩手里接过奏章,看完后就传给了李邦华,和孙应铮二人。

    奏章是胶东郡王府左直史李修身呈上来的,奏报的是胶东郡王府亲自募兵守城的事。

    在看完这份奏章后,三人才明白崇祯为什么会生气,会这么急着招自己来议事。

    宗室募兵这么敏感的事,难怪崇祯会有这样的反应。

    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魏藻德和李邦华二人思索了起来,孙应铮则毫不犹豫的说道:

    “陛下,胶东郡王要反!

    应该着锦衣卫前往文登,将其拿下。”

    他一开口就定了这事的性质。

    听了这话,崇祯的脸色有些阴沉。

    李邦华则摇摇头,反对道:“孙大人,就凭这份奏章,就认定一个郡王谋反。

    这样太武断了吧!

    焉不知,这胶东郡王府不是被兖府鲁藩宗亲的下场给吓住了,为了保命而散财募兵,死守城池?

    李直史的奏章上,事情经过可是写的很清楚了!”

    李修身的奏章写的很详细,从兖府逃难来的宗室,到建奴派来的奸细,再到县令和总兵都临阵脱逃的事,都写的清清楚楚的。

    听了李邦华的话,崇祯觉得有道理,脸色这才好了些。

    孙应铮手拿奏折,指着一句话说道:“不然,李大人!

    奏折上写的可是胶东王府先募兵,然后刘县令和周锦才弃城而走。这一先一后,意义则大不一样了!”

    这话让崇祯的脸色再次阴沉起来。

    朝廷排遣的地方官员先跑,说为了保命而募兵守城还能说的过去。但朝廷官员还在的时候就主动募兵守城,这意义完全就不一样了,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动机了。

    见李邦华不再说话,孙应铮拿出两份奏报,递给王承恩,好让他递给崇祯。说道:“陛下,臣这里还有两份奏报,写的是胶东王府从前年开始,就私自打制火枪,铸造火炮。

    而且前些天,胶东郡王朱以沥还公然声称,要为阵亡的守城兵士们修建陵墓。并且还承诺,每年三节两祭,王府都会负责祭祀。

    陛下,这可是收买军心之举啊!这胶东郡王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说着,孙应铮就跪到了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崇祯的脸色早已阴沉的可怕,把手里的奏报狠狠的扔到地上,厉声道:“可恶,乱臣贼子!

    立即招锦衣卫,前往文登,查抄胶东王府,并将一干宗室全数捉拿,押至京城治罪,”

    这时候,魏藻德开口说道:“陛下,臣觉得,这事宜缓不宜急。

    毕竟现在的胶东可是盘踞着十万建奴啊!

    要是胶东郡王被逼的狗急跳墙,反投了建奴,那就危险了!”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