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手段 体贴周全。

瀛洲玉羽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最新章节!

    无逸斋里。

    伊桑阿恭敬道“臣看皇上的意思, 大约是想叫六阿哥和八阿哥都跟着殿下。”

    胤礽眉头一皱“都跟着孤”

    这就有些出乎胤礽的预料了。

    老八倒还罢了,虽然他的生母一直和惠妃更亲近,但老八性子好, 对他也很尊敬,胤礽对这个弟弟印象还是不错的。

    老六其实他们之间并不是很熟, 胤礽对他还不如这几年关系变得生疏冷淡的老四更熟悉。

    伊桑阿觑了一眼太子的神色, 斟酌了一下, 小心道“殿下,听说万岁已经给钦天监传了旨意, 命他们在明年的日子里挑两个吉日, 给五阿哥和六阿哥完婚。”

    伊桑阿道六阿哥自从得了指婚以后,经常和马尔汉家往来, 还亲自上过两次门“马尔汉说六阿哥给六福晋送了礼物”

    这礼物中还有特地为福晋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准备的东西, 这个兄弟姐妹, 自然也包含了伊桑阿的儿媳妇, 示好的意思很明显了。

    “殿下,恕臣之言, 皇上在上面看着,六阿哥有意亲近,您”

    其实皇上如此安排, 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嗯。”

    胤礽并非不知道汗阿玛的意思,其实认真说起来,他和皇后母子之间也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连明面上的争执和矛盾也未曾有过。

    真正让他们渐行渐远的, 无非是威胁二字。

    但之前皇后主动将太子妃叫了去,将六库的底账都交待了,看样子也是有意要让太子妃接掌宫权。

    而汗阿玛也十分信任地直接委任他监国, 现在又叫老六跟着他

    难道汗阿玛真的如索额图所说,从未想过易储,所以才要给皇后母子留条后路吗

    沈菡听到玄烨说叫胤祥跟着太子,倒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先不提之前玄烨的打算,单说入朝一事,能跟在太子身边其实是件好事。

    这么多阿哥里,唯有太子,接触的朝政和朝臣是最多、最全的。跟在太子身边办差,那不是窝在一个地方打转,而是站在全局统观朝政,对胤祥的历练是显而易见的。

    她只是奇怪一点“不用分个人跟着大阿哥吗”

    玄烨摇头“又不是分果子,非得一人一个。调老大去兵部,是因为这里头就他一个人上过战场,对这些事情熟悉又好上手。”

    而且他本意也不打算放太多阿哥在兵部,这个地方还是有些敏感的,有老大一个就够了。

    而从以往胤祥和胤禩的功课和述论看,这两人都是比较周全的性格。

    胤祥看着不爱在屋里待,热爱骑射,从小就喜欢往外跑,好像是个外放的性格,更适合在战场上发光放热。

    玄烨“但朕看他往日交上来的一些述论,既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考虑事情顾虑也极周全、心思缜密,其实更适合走文政的路子。”

    只是胤祥有个缺点,可能是从小跟在老四身后长大,上头有亲哥哥,老四又很有主见,他就习惯了凡事都听哥哥的。

    他并非没有自己的想法,相反,他很有。

    只是他并没有那么坚持己见,而是更习惯听取别人的意见,更相信兄长和权威的建议这更像是个辅臣的料子。

    不像老四,他就更固执一点儿。

    胤禛是菡菡的长子。

    他出生的时候,菡菡已经是宫中的宠妃了,从老四有记忆开始,他在宫中的地位就是极尊贵的。除了太子,再没有哪个阿哥能与他比肩。

    而且他本人的才智、悟性也确实出类拔萃,除了骑射在兄弟里偏弱,其他不管是学识、文章、书法还是政治见解、执行能力,都要远胜一众兄弟。1

    所以即便是上面的兄长,他也并没有要顺从的意思。

    换句话说,他心里始终觉得别人都应该听他的,而不是他听别人的。

    沈菡还真是没怎么看过胤祥的功课,他们平常学的东西都比较晦涩。

    沈菡记得好像是他们七八岁的时候吧,玄烨就开始拿朝廷上杂七杂八的事让他们探讨、写折子发表意见。

    不过玄烨既然这么说,那肯定是有过详细考量和评判的。

    沈菡对他怎么安排阿哥没意见,胤祥跟着太子,不但能学到更多东西,也能继续缓和两派的关系,对大局是有好处的。

    玄烨又想起来“对了,老八”

    老八年纪也不小了,下一次大挑肯定也要指婚,但他的生母觉禅氏,到现在还只是个贵人,阿哥里只有他的生母不是主位。

    玄烨已经想不起这个女人的面目了,只依稀记得当年应该是挺漂亮的,但性子他不喜欢,再加上小时候老八是佟佳氏抚养的,所以这么多年玄烨一直没想起这个人来。

    不过现在老八都这么大了,又要跟着太子进朝堂办差,哪怕是为了老八面子上好看,也不好叫他顶着一个贵人生母在外面行走。

    玄烨慢慢把话说完,试探地瞧了瞧沈菡的脸色

    沈菡斜眼瞅着他,没说话。

    玄烨“咳,其实老八原本就是悫惠的养子,生母封不封的倒也不影响什么。”

    沈菡瞧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憋不住了,笑着倒在他怀里,伸手捏住他的下巴轻轻晃了晃“干嘛怕我生气呀”

    还挺乖的么。

    其实沈菡根本不会因为这种事生气,他又不是想去宠幸觉禅氏,不过是给老员工加点儿薪水罢了。

    玄烨这才反应过来菡菡是在逗他,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忍不住回逗她“不知道是谁,从前那么大的醋性。”

    每回秀女大挑,他不过回去参加个亲阅,隔着高高的丹陛,连底下秀女的眉毛眼睛都不一定能看清几分,回来就还得被她冷落好几天,这会儿反倒一点儿不在意了。

    这么一想,心里又有了点儿别样的滋味

    两人胡闹了一阵儿,团在被窝里继续说正经事。

    老八也是沈菡看着长大的,因为他记事之后,玄烨基本就带着沈菡常驻畅春园了,说实话,沈菡见他的机会比当年的佟佳氏和良贵人都要多得多。

    原本沈菡对老八的印象基本来自于清穿小说,大多时候他的形象都是一个温文尔雅、手段圆融、八面玲珑的人物。

    这些年相处下来,沈菡觉得这种形象设定竟然还是挺契合的。

    胤禩确实是一个性格很温和的人,特别是放在皇阿哥这一群体中,胤禩温润的性格显得独树一帜。

    皇子们都是天生的主子,别看他们一个个在玄烨沈菡和长辈们面前都乖乖巧巧,看起来又孝顺又斯文的,其实背地里个个都是货真价实的小皇帝。

    胤禛、胤祥,包括胤祐这种在沈菡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还好说,多少受了点儿影响,但其他人那可真是个顶个的有主子范。

    对待下人就不必说了,这些皇阿哥的眼里,什么时候也不可能装下底层的宫人奴才。

    对待后院的女人多少能好一点儿,但至多也就是对福晋存着看重之意,后院的侍妾之于他们,真的就只是个侍妾罢了。

    就连无逸斋里各家各府进来读书的小阿哥,这群皇阿哥也不见得真的当一回事。

    在这样的环境中,八阿哥的平易近人就显得尤为特别和讨人喜欢了。

    胤禛之前就和沈菡说过“我们兄弟里,八弟的人缘最好,无逸斋里这么多读书的阿哥,就没有一个人说他不好的。”

    就是他们自家这些兄弟,也没有一个不喜欢老八的。

    大阿哥胤褆最近几年性情愈加暴躁,他在朝上和太子势成水火,身后也有了一群簇拥之人,所以脾气越来越说一不二,对着底下的弟弟很爱充个大哥范儿,对下人也是动辄打骂。

    可他对老八却不太一样,更温和、也更有耐心一点儿,听说以前老八小的时候,胤褆还经常单独带他出去玩。

    太子那边也是。

    太子这些年其实和哪个兄弟的关系都了了,原本和胤祉关系还行,结果后来可能是看胤祉和胤禛走得太近,对胤祉也慢慢疏远了。

    他的身份在那放着,平日架子端得也高,和其他人又没有什么儿时情谊,最后和兄弟们之间除了客气,再没什么可谈的。

    再说得明白点儿,大家都是皇阿哥,谁又愿意给太子当奴才呢

    但老八却是个例外,他仿佛天生就会说话,一说起话来就叫人听着特别舒服,竟能和一贯冷淡的太子也处的不错。

    胤禛说起他八弟这个才能的时候是既羡慕又佩服“八弟这是天生的,别人学不来。”

    像胤禛这种脾气直又爱恨分明的个性,就很难做到和不喜欢的人耐心经营关系,所以最后往往是关系好的是真好,不好的是真不好。

    谁不想被所有人都喜欢呢但只有人家老八做到了。

    沈菡当时听了就觉得胤禩这才能有点儿可惜,这要是放在盛唐万国来朝的时候,或是放到现代,去当个外交官多好啊

    偏偏生在清朝。

    “外交官”玄烨琢磨这个词“你是说老八适合和外国使者打交道”

    那不就是理藩院

    沈菡想了想“也不是,其实他这个本事能用上的地方还是挺多的。在朝廷里办事,不管是什么,都难免要遇上些阻碍,其中人情世故诸多繁杂。但老八能叫别人都和他处得舒服,这办起事来肯定要方便不少。”

    嗯

    玄烨比沈菡更知道老八的性格,看得也更透彻。人缘好这个事儿,怎么说呢,有利有弊吧。

    对于一个普通人,乃至官员或者贵族来说,人缘好当然是件好事。

    但对于一个要在朝廷当中统御一部,调度协调的皇子,或者上位者来说,总想着讨所有人的喜欢,最好谁也不要得罪,都来说他的好话,那是不可能的。

    玄烨给沈菡解释“朝廷里办事,利了这个就必定会损了那个,想要获得什么,就必须要付出什么。”

    在无逸斋这些小阿哥里左右逢源没问题,到了朝廷里还想左右逢源,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简而言之,你想要一起玩的小孩子都说你的好话,你可能只需要付出玩具和糖果,但你想要朝廷的权贵大臣全都说你的好话,你需要输送的就是实打实的利益了。

    不过菡菡说得对,老八能有这份才能也确实难得。

    “就让他先跟着太子多学学,历练一二再看吧。”

    觉禅氏在宫里闷了这么多年,前前后后寻了多少条路子,连皇子都生了,最后却还只是个贵人。

    宫里私底下不知有多少难听的话议论她,觉禅氏原以为自己终身无望了,再没想到年近四十,人老珠黄了,竟然突然被晋升为妃了

    妃的册封礼是大事,不过玄烨是肯定没空回去的,但沈菡作为皇后,肯定是要回去参加的。

    而且这次一同晋升的还有三公主的生母瑾贵人,四公主的生母布贵人,两人都被封为嫔了,一个是瑾嫔,一个是慎嫔。

    这也是沈菡提的,既然要封皇子的生母,干嘛非把公主的生母漏下,一道封了吧。

    沈菡“乌云珠和布尔和眼看就要出嫁,封了她们的母亲,也好叫她们安心。”

    紫禁城中,自从安嫔和敬嫔出宫改嫁后就空置荒败下来的长春宫这些日子突然焕发了生机。

    内务府各个衙门的人进进出出,清扫宫苑的、修葺房舍屋顶的、重新置办铺宫家具摆件的、拆卸门窗的、拔草种树摆花的

    一座尘封了好有十几年的宫苑,要打理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沈菡在坤宁宫接见三位新册封的主位时也说了这个事“这次晋封比较突然,所以没来得及收拾好宫苑,如今宫中也就是长春宫还空着,位置也好,只是内务府少不得还得收拾几个月,等收拾好了,我让钦天监挑个合适的日子,你们再一起搬进去。”

    景仁宫是当时悫惠皇贵妃的遗宫,还是玄烨生母早年地住所,本朝应该是不会再使用了,其他没有主位的宫苑又太远,跟冷宫无疑

    。沈菡看来看去,也就是长春宫最合适,只是收拾起来麻烦。

    良妃三人此时还有些如在梦中的感觉,她们每个人少说失宠也得有个十几年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今天,升了名位不说,竟然还能搬去专门为她们准备的新宫去住。

    良妃早年和沈菡同居一宫,比旁人更熟悉些,此时最先反应过来,连声对沈菡道谢“都是多亏主子娘娘慈心照拂,奴才才有这等福分。”

    瑾嫔和慎嫔也赶紧开口道谢,对沈菡很是感激的样子。

    这些面子上的应酬话都不必再提,沈菡重点和三人说了说宫务上的事情。

    这三人名分上都是庶妃,进宫这么多年就没有一个接触过宫务的,长春宫偌大一座宫殿,不是说她们三个带着行李住进去就算完了。

    沈菡“良妃你是长春宫的主位,接下来一应事务大多还是得你担起来。”

    说到这个,觉禅氏就有些心慌了,她是真真在宫里闷了二十年没见天日,再没想到一下子就要挑一整座宫殿的差事,当下就有些扎手。

    觉禅氏求助的目光看向沈菡“娘娘,臣妾这”

    沈菡也知道她的脾气“你先别急,也不是非要你明天就上手,长春宫修好还得有好一阵儿呢。我从内务府调了四个嬷嬷,都是在内务府待了多少年的老嬷嬷了,对宫务上头的事都门清,回头叫她们到你那边伺候着,把这些事情都一一跟你分说明白。”

    再有谨嫔和慎嫔,这俩住在侧殿里,可名分上也是主位,也是有资格管宫务的。

    “你们暂时先在钟粹宫里住着吧,荣妃是管着宫务的,我会和她说,叫她带一带你们,良妃你要是愿意去,也可以跟着过去学一学。往后长春宫的事,你们三个搭着伴儿商量着来。要真是遇上什么难题,可以去寻荣妃请教,再不行写个折子,叫人递到畅春园给我也行。”

    三人一听皇后都安排好了,这才放下心来,还有时间就好,她们一定用心学。

    沈菡回去前也和荣妃见了一面。

    她和荣妃道“这三个脾气都软,偌大个长春宫就这么交给她们我是真不放心,只能靠你盯着了。”

    一宫主位是那么好当的

    人事、财物这两个大头就不用多说了,长春宫现在万事没有,安嫔、敬嫔早年出宫之后,所有的账目都已经入库存档封存了。

    现在长春宫重启,光是空降过来运转整座宫苑、伺候三个主位的宫女太监妈妈里、苏拉杂役和小厨房的厨役,加起来少说也得有百八十号人。

    等于说除了良妃她们当贵人时候的几个贴身宫女,全是新人,一个都不认识。

    沈菡想一想都替她们头大,光是把这些人脸记熟了、人事摸清楚了,都不知道要多少日子。

    还有长春宫的库房,当时除了内务府给的铺宫,剩下的都是人家安嫔和敬嫔的私产,她们出宫的时候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余下一些不太值钱,两人懒得收拾的,也都叫宫人们给分了,现在库房里连根鸭子毛都不剩了。

    这三个当了二十年的贵人,手里顶多能有点儿私房银子和首饰,连半间库房都填不满,根本撑不起一个宫苑的运转。

    换句话说,良妃住进去,遇上太后、皇上、皇后、六宫主位、阿哥、公主过生日,长春宫作为有了主位的宫苑,连份像样的贺寿礼物都拿不出来,这个宫立了岂不是白立

    沈菡拿出两份清单交给荣妃“这事儿我已经安排好了,长春宫的内库交由广储司六库负责充实起来,不过这份单子上的东西,名义上还是属于长春宫的财产,进出往来都要走长春宫的账,你看着帮忙把长春宫库房的账目立起来,和良妃交代好。”

    这份财产是为了填充长春宫的库房,好叫整个长春宫的运转不出问题,良妃等人以后可以用这个库房里的东西进行人情往来,自己用和赏宫里人也是可以的。

    但这里面都东西不能算是她们的私产,想要卖掉换银子,或是私自赏到宫外去是不行的。

    荣妃细看单子,上面有缎库给补的份例,妆闪片金倭缎、宁绸、宫绸、缎纱、绫罗、绸绢、布匹、棉花,还有夏布、白棉绸、高丽布等等,数量很大。

    荣妃算了算,这基本算是一次性补了两到三年的份例,虽然比不上六宫主位这些年攒下的积蓄,但应付日常交际、宴会和各种场合是够了。

    再往下缎库、银库、瓷库、衣库、茶库,也都补上了数量不少的储备,很能应付长春宫的日常开支了。

    荣妃收起这一份单子,又看另一份。

    沈菡喝了口茶润润嗓子“这份是补贴给她们三个的私产,数量不如前面的多,不过应该也够用了。”

    宫里现在的主位都是从康熙十六年就在主位上待着了,虽说宠爱不一,但玄烨从没在物质上亏待过后宫众人,二十年下来,凡是主位,手里都攒下了不少积蓄。

    光是每年份例里的首饰头面、金银珠宝,一年年攒下来就不知有多少。

    良妃三人却是年近四十才空降成主位,手里就尴尬多了。贵人和主位能得到的首饰成色、数量天差地别,不管是金银工艺还是上面镶嵌的珍珠宝石,都难以相提并论。

    如果不给她们补一补,几人出门交际可能连一套能够与其他人档次平齐的首饰都凑不出来,还得等着下一季度的份例到手才能不这么拮据。

    这份单子上有内务府单独补给她们的今年一季的头面、锦缎布匹的份例,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金银珠宝、瓷器茶具、家具摆件,数量不等。

    比起前一份要少的多,但这些她们可以随意支配。

    荣妃看完,叹了句“娘娘慈心,有了这些,她们往后再没什么不好周全的了。”

    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既解了她们的难题,也全了皇家的脸面,还不用皇后自己出半分钱。

    不但这三个人心里会感激皇后,八阿哥和两位公主见皇后如此体恤他们的生母,难道心里会不感念三分吗

    就连外头人知道,也得赞一声“皇后大度,不嫉妒妃嫔”,早前因为瓜尔佳氏之事落下来的名声,这不就回去了吗

    皇后的手段,真是越发高明圆融了,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