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杨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性伮女人最新章节!

    姚天明上任半年后,市委市政府着手开始调整各局委和各县委的领导班子,这事本是市委那边管的多些,但找姚天明来说情的、送礼的、毛遂自荐的也大有人在。

    对此姚天明非常头痛,他在蓝天市都给自己的工作定下了基调,关于到人事问题原则上不给市委争权,尽量少问或不问,财权上说是自己签字,但要看书记的脸色行事,这样才能当好二把手。

    所以对来找他汇报工作的,他是仔细去听,能办则办。

    对于找他跑官要官的,他既不得罪,也不保许,只是说在开常委会上我尽量提。

    其实来的人也只是要求在常委会研究实,书记或主管人事的副书记提出来,市长只要不反对就行。

    所以姚天明这一点还是能做到的,除了别人偷着往家里给王丽的礼外,姚天明在市里从不接人的礼。

    不收礼他也不坏别人的事,所以姚天明在蓝天市的口碑还算不错。

    当然,其他人跑官要官的事,他可以一推了之,不管不问。

    杨晓的问题,他是无法推辞的。

    其实市里调整人的事,杨晓早就知道,但她就是不给姚天明提这事,把姚天明整的是心急,不得不亲自给杨晓打电话,让杨晓上他的办公室里去。

    杨晓来到姚天明的办公室,姚天明这会儿正在等她,拿了张报纸翻来复去的看。

    见杨晓进来,姚天明给杨晓倒了杯水让杨晓坐下,问杨晓:“最近忙啥哩?也不打个电话。”

    杨晓说:“谁不想给你打电话哩,这不是怕市长大人忙吗!”

    姚天明笑了笑说:“还是你懂事,怕我忙,你自己的事总该关心关心吧。”

    杨晓说:“我过得好好的,自己有啥事啊?”

    姚天明说:“市里马上要调整各局委和各县的一二把手了,你就没有想法?”

    杨晓说:“这事你还用问我吗,我肯定要在你在任的时候动动吧。”

    姚天明说:“想继续在城建局干,还是想动动窝?”

    杨晓说:“在城建局我比较有优势,局长年龄也到该退了,现在城建局最年轻的副局长就是我,你说这市里要调整局长,不把我摆在第一位?”

    姚天明说:“你这是早已胸有成竹了。”

    杨晓说:“胸有成竹倒不敢说,但我有两大制胜法宝,第一是市委和组织部对我工作的认可,第二就是有你在这儿当市长,所以啊,我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姚天明说:“你别看年龄小,考虑事还真行哩。”

    杨晓说:“我的事你就按市政府的程序该怎么说怎么说,组织部考察后,他们肯定征求你的意见对吧?”

    姚天明说:“那不一定,只要刘书记点头也行,有时不必问我的意见,常委会有时也只是走走过场。”

    杨晓说:“到时组织部长考察后会在常委会上汇报,组织部长我俩关系没说的,只要到常委会上汇报时,你肯定一下我的工作就行了。”

    姚天明说:“和组织部长搞好关系这很重要,但如果真要当一把手,必须我得事先与书记沟通一下,否则,到时万一书记有其他人选,就不好办了。”

    杨晓说:“这就看你在官场上咋运作了,有你在这儿当市长,我可省大心了。”

    杨晓说罢笑起来。

    临走杨晓又从包里掏出一张财政局的表格让姚天明签字。

    姚天明问:“啥事?”

    杨晓说:“事不大,就是那天晚上你见的,我那个妹子,我想给她安排到局办公室上班,局长说没有编制和工资供给,让你给签个字,就行了。”

    姚天明哦了一声,看了看表格,名字是张玉花,随手拿起笔签上了一句话:请给予办理。

    姚天明。

    杨晓拿起表格,连说声谢谢都没有,便离开姚天明的办公室,前往财政局找局长签字,财政局长一看,有姚天明的签字,马上给下边打电话,让杨晓去办理手续。

    到下午,杨晓便把张玉花所有的手续及工资的批复交给了局人事处和财务室。

    张玉花第二天便到局办公室找孙主任报了到,上了班。

    张玉花上班半个月后,便请了一个月的婚假,和杨晓的弟弟杨娃蛋举行了婚礼。

    举行婚礼那天,人们都说张玉花可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可张玉花心里有数,这是她人生的一个跳板,她必须要跳过去。

    她现在羽翼未丰,她离不开杨晓。

    其实在她和姚天明发生关系没几天,她在电视上看到,那天晚上来杨晓这儿的那个大人物竟然是蓝天市的市长。

    她想现在什么都不能说,总有一天会用得着他。

    不曾想几个月后,杨晓便把她安排在了局办公室,而且是有编制财政供给的正式人员。

    她庆幸自己选择了嫁给杨娃蛋,她相信她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好,但不一定会越走越远。

    她心里有她自己的算盘。

    市委组织部对各局委领导班子考察开始后,整个蓝天市就像炸了锅一样,是乱跑乱找,托关系、找门子、送礼的,整个蓝天市就像翻了天。

    当考察组的人到城建局考察时,局里副科级以上干部都参加了评选,杨晓的评分自然是不少。

    中午局里招待考察组吃饭时,杨晓偷偷问考察组的王部长:“这次考察,我的可能性有多大?”

    王部长说:“总体还不错,但城建局是个大局,这还得看书记一把手的。”

    杨晓问:“那要是市长提,市委书记会不会反对?”

    王部长说:“那就看市长是不是真心帮你说话。”

    杨晓说:“不瞒老朋友你说,现在的姚市长,是我大学时的老师。”

    王部长一听,眼睛都瞪圆了:“你有这关系,咋不早说?”

    杨晓说:“我感觉有你这部长就行了,就不想再麻烦别人了。”

    王部长说:“你这话差异,要是原来你提个副局长,我给书记说说就行了,这当正局长,是一把手,必须得市委书记或者是市长两人亲点才行。”

    杨晓说:“假若你在常委会上汇报时,市长给你帮帮腔不就行了。”

    王部长说:“只是帮腔还不行,这事市委书记必须得认可,不能再让市委书记有其他人选才行。”

    杨晓说:“王部长,这个事你就看着办吧,我估计定一把手,书记也得给市长通通气。”

    王部长说:“你这才说对了。”

    两人偷偷嘀咕一阵后,才又继续喝酒,那天杨晓喝的一败涂地,这就是应了杨晓那句话,这酒该喝的时候,喝死也得喝。

    杨晓这事做的很巧妙,她是想借王部长之口,把她和市长的师生关系递给书记话,其实说白了就是告诉书记,这杨晓是市长的学生,这城建局长的人选,组织部推荐了杨晓,让书记看着办吧,这事自然给书记出了个难题。

    在决定各局长人选一事时,刘书记找姚天明谈话,其他局长人选,姚天明都没啥意见,按书记说的办,在提到城建局长一职时,刘书记开门见山地说:“听说城建局的杨晓干的不错,人又年轻,很有魄力,是我市最年轻的女局长,你看她当城建局长一职如何?”

    姚天明说:“可能书记也听说了,杨晓是在我那个学校毕业的,也算是我的学生了,但我还是坚持工作有能力,我们就用,没有能力再是我的学生也不能用。”

    刘书记说:“其他局长你都不提,杨晓你的这个学生的事,我一定要办,不然也对不住你这市长啊。”

    姚天明说:“那就按组织程序办吧。”

    就这样书记和市长一拍一和,便把杨晓的事办了。

    其实姚天明心里明白,在这一次一把手调整上,姚天明根本没有拿自己的意见,唯有杨晓这个局长,还没等他说,这书记就把人情送了过来,他不得不承认刘书记为官之道的老练,姚天明苦笑了一下心想,可真是老奸巨滑。

    -----

    杨晓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市委市政府决定上的一个政绩工程,蓝天市中心花园广场。

    花园广场设计面积为三十多万平方米,上面是花园,下面是停车场,战时又可作防空洞,这是一个人防与景观相结合的工程。

    广场周边要建设成蓝天市的商业区,连拆迁带广场建设资金起码需要二三个亿,资金来源于是人防办和城建局两家。

    但广场周边的拆迁费用,将采取谁中标建设,谁投资的原则。

    其周边工程将分为四大板块,也就是说可建四栋大型商场或者是宾馆。

    周边商圈的土地采取拍卖的形式,注入先期拆迁资金,确保拆迁顺利后才能施工。

    但拆迁工作将是重中之重,这牵涉着对拆迁户房屋的补偿和对拆迁户的安置等一系列问题。

    街心广场的设想公开后,立即在蓝天市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这是姚天明到蓝天市后第一个大的手笔,当然市人大也很支持这个工程。

    即改变城市的面貌,人防工程也达到了标准,广场周边的建设规划及资金注入方式,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关键是建设问题,特别是广场周边地皮的估算以及都是哪些单位成功中标,投入建设,则是大家最关注的焦点。

    市委市政府只拿出一个总体的设计方案,具体到广场周边的单位要建设成宾馆或是商厦,这要看投标者的投资趋向。

    至于建设格式和风格先由城建局汇同市设计院初步设计方案后,再由市政府确定。

    方案确定后,由城建局负责实施,其他各部门配合。

    市政府为此成立了广场建设指挥部,市长姚天明任指挥长,市政府秘书长赵世权任副指挥长,杨晓任副指挥长兼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市文件下发后,城建局为此忙成了一锅粥,赵世权和杨晓专门召开几次会议,要求确保设计、投标、拆迁能按期进行。

    特别是施工方面,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给全市人民交一个合格的答卷。

    为了保证工期,拆迁工作必须走在前边,建设指挥部采取了广场前期投入的资金,先全部用于拆迁户安置,拆迁完后,把广场周边土地拍卖后,再把拍卖资金用于建设,方案上报后迅速得到市里的批准。

    广场的设计和周边的拆迁安置工作基本顺利,只有几户老居民对拆迁转移不满意,通过做工作,也都顺利地领导了补偿金,搬迁了出去。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广场工程建设的问题,招标异常激烈,进入招标最后阶段的国家一级企业就达到了六个。

    广场周边四大板块土地的拍卖更是火热,简直成了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正式投标还未开始,赵世权和杨晓这边却已招架不住。

    赵世权这边还好说一点,作不了主的事,他便去找姚天明汇报,姚天明再征求杨晓的意见。

    杨晓本是建设指挥部的常务副指挥长,又是城建局长,实际掌握着谁能入驻广场商圈的大权和广场的承建权。

    其实赵世权也知道自己这个副指挥长只不过是个摆设。

    杨晓需要哪个部门去协调时,他出出面而已,真正的大事还是由姚天明和杨晓决定。

    有时市委书记也打打招呼,但不过分介入工程建设的具体事务。

    广场周边四大板块最后敲定,建设两个大型商场、一个四星级宾馆和一个高档娱乐城,每个板块面积大约二十五万平方米,仅参与这四个板块投标的企业不下于五十家。

    大家都看好了这个黄金地段。

    至于花落谁家,谁能入驻中标,这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杨晓这儿的条子电话整天是不断,有市里领导打招呼的,也有省里领导直接打招呼写条子的。

    反正杨晓看了看,是哪家也得罪不起。

    但是工程还得上马,尽管很难决断,总还得要有人中标。

    这四大板块的开发,广场建设又必须如期进行。

    尽管杨晓只是个副指挥长,但最后的事情还都得推倒她的头上,到了她这儿已经没有什么退路了。

    现在第一步她要解决的就是土地出让费,尽管有市土管局配合所出让土地的收入抵冲拆迁投资后,剩余部分都入市财政。

    但每块具体出让费是多少,这就要有指挥部来定标了,按指挥部要求,谁出价格高,就出让给谁,谁就得到了这块土地的使用权。

    那么谁能得到这四大板块里的一块使用开发权,除了土地出让费高低外,还有你单位的设计方案也是一个指标。

    那就是出让费高,但你的设计方案没得到指挥部的认可,你单位也不能入围中标。

    也就是说你的开发建设必须符合市政府的要求标准,你单位才能入围。

    如果你单位的设计开发方案不符合要求,你将无法参加土地出让竞标,这一关就是由城建局杨晓把关,杨晓这一关过不了,就无法进入土地招标。

    土地出让费解决后,就是广场建设问题,谁能成为城建者,这更取决于指挥部,其他部门将无法插足了,杨晓这一关可以说关键之关键。

    所以指挥部成立那天起,杨晓这儿便宾朋如云,朋友一下子多起来,各位领导关照她的也多起来。

    赵世权那儿虽然也有人打招呼,但远远不如杨晓这边多,大家都知道,杨晓才是实权派。

    在参加投标单位中,谁能中标,杨晓的态度将会起决定作用。

    因为最后的决策者还是姚天明,但姚天明一般不和杨晓作对,别人不明白咋回事,可她杨晓心如明镜。

    但杨晓对赵世权还是网开一面的,有些事情她该让赵世权作主,还是作一点的,否则她妹妹杨兰就该不干了,有肉大家同吃,有福大家同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