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因和后果

愚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刺激1995最新章节!

    笔下文学【 www.BIXIABOOK.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杜秋说微软不重视互联网,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微软不是不重视互联网,只不过眼光看的太长远了,以至于忘了脚下的路——他们雄心勃勃的想搞光纤宽带,看不上拨号上网的窄带互联网。

    微软内部有一个部门,叫做高端消费技术研究小组,简称act,专门研究如何提升windows操作系统的利润,早在1992年的时候,这个小组就提出了一种极具前瞻性的宽带互联网战略:用巨型服务器存储所有信息,然后通过光纤宽带,向用户提供视频点播、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等高附加值内容。

    比尔-盖茨非常喜欢这个战略构想,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荷马”的技术小组,想要制定一种适合家庭使用的远程信息通信标准,简称rip,1994年比尔-盖茨结婚前,花了5340万美元建造的豪宅里,就用到了部分rip里的技术。

    rip项目的负责人名叫马林-埃勒,他想设计一个高度灵活性的客户端软件,让用户通过它和服务器互动,简而言之,就是要做一个浏览器,但在1992年的时候,全世界几乎没人知道怎么开发浏览器,马林-埃勒摸索了几个月之后,发现传统编程语言,不管是c还是forth都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必须要开发一门全新的解释性脚本语言。

    然而act的主管内森-迈佛德对开发新语言没有兴趣,马林-埃勒只好顶着压力自己研究,而且做出来了一些成果,然而好景不长,在1992年12月份的时候,微软从一家破产公司里挖了个管理型的人才过来,这家伙是个狂热的宽带网络推崇者,上班之后没过多久,就把基于窄带网络的rip项目给砍掉了,转而去搞基于宽带网络的msn项目。

    就这么阴差阳错之下,微软连续错失了浏览器和javascript语言的研发,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昂贵的光纤宽带迟迟无法推广,便宜的拨号上网却大行其道,msn始终是个空壳子,但比尔-盖茨很固执,又呆在远离硅谷的西雅图,坚持认为宽带网络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窄带网络无利可图。

    5月初的时候,微软召开了一次例行的董事会,加州门洛帕克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戴维-马夸特是董事会成员之一,在会议结束之后,他将一份iview浏览器的拷贝交给了比尔-盖茨,提醒道:“比尔,如果你在硅谷的话,就知道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了,我建议你亲自上网看看。”

    戴维-马夸特是微软的早期投资人之一,加入董事会已经很多年了,比尔-盖茨非常信任他的眼光,于是在百忙之中抽了一会时间用iview上网,但一会时间最后变成了10个小时,当关掉浏览器之后,他立刻写了一份备忘录,用公司内部邮件系统发送给了所有管理层,其中第一句话是:“现在,互联网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必须要成为第一要务……

    因为浏览器和互联网内容都是跨平台的,在同一款浏览器下,用户不管使用什么操作系统,都可以得到一模一样的体验,而微软在互联网技术和标准方面一片空白,如果任由网景和骁龙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接下来几天,比尔-盖茨以雷厉风行的姿态,将很多研发部门进行了重组,然后发布了******:我希望每一个产品计划都尽量首先考虑互联网这一至高无上的目标,使安装了windows的电脑成为网络用户的最佳选择,这样我们的资产才能保值和增值。

    为了配合******,比尔-盖茨要求在已经基本完工的windows95里集成msn拨号上网服务和与之相配合的浏览器,把windows95研发项目负责人弄的焦头烂额,因为去年从spyglass收购的浏览器是在太烂了,本来打算以附加光盘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但现在**oss发话了,只好临时再找一个合适的替代品。

    替代品总共就两个,一个是网景的scape-navigator,一个是骁龙的iview,前一个去年接触过,被拒绝了,而且正在谋求在纳斯达克上市,购买的代价太大,所以iview是最佳选择,比尔-盖茨喜欢iview,但非常排斥开源软件思想,因此想要把骁龙给收购了。

    开价20万美元买闭源许可是微软收购小公司的惯常伎俩,如果对方慑于微软的名气和实力,乖乖同意的话,皆大欢喜,如果对方不同意的话,就派一个庞大的谈判队伍过来,用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谈判,耗的对方精疲力尽,人心惶惶,然后再以最低廉的价格搞定。

    这种法子从1980年收购dos开始,就一直屡试不爽,很多小公司明知道是套路,却无法抵抗,因为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了,如果同意收购,最多少赚点钱,如果不同意收购,微软一旦推出类似产品的话,就血本无归了。

    然而这招对穿越党无效,因为杜秋很清楚微软的底细,在看过陈大猷发过来的电子邮件之后,只回复了一句话:“把他们忽悠到中国来。”

    aol要预装iview的消息传出去之后,陈大猷一夜之间成了硅谷的红人,投资的、采访的以及投广告的纷至沓来,本来就忙的不可开交,于是从善如流,等微软的那两个员工再次登门的时候,他连对方的报价都没听,就直接写了个地址,说道:“iview是杜秋开发的,你们要么去中国找他,要么别过来了。”

    周元则在旁边补了一句:“杜秋是个很有荣誉感的人,你们最好派个有身份的高层去中国,否则可能见不到他的面。”

    陈大猷和周元在美国忽悠微软的谈判代表时,杜秋正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忽悠新华社。

    刘运来把杜秋的文章带回京城之后,最初并没有什么动静,但过了一周之后,他开始频繁的打电话和杜秋讨论如何创办一个“门户网站”,而从讨论中,杜秋得知了一个让很多网民深恶痛绝的东西。

    1994年新华社香港分社那3个家伙准备搞国中网计划的时候,为了让cic顺利拿到控制互联网的权限,炮制了一份白皮书,把互联网比喻为传播病毒的平台,会危害国家主权,毒害民众身心,因此必须对其中的信息加以筛选和屏蔽,cic虽然失败了,但这份白皮书却递交到了有关领导的案头上,最终导致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后果,那就是防火墙……

    杜秋对政治没有兴趣,但是如果被困在一个池子里,怎么可能成为互联网之王?

    所以必须要尽可能的把这份白皮书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

    注:比尔-盖茨是在1995年5月26日发表备忘录的,书中因为情节需要,提前了几天,并更改了部分内容。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xiabook.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