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全场消费由陈公子买单!!狂欢吧!!!

许阿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读小说 www.duxs.net,最快更新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最新章节!

    他没想到陈寒竟深知倭寇和海盗才是朱元璋不敢开放海禁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侧目看他,你怎么知道的?

    陈寒一听便知自己揭示了所有真相,便笑着解释:“陛下,难道您忘了,微臣联盟中的许多商人来自浙江和福建。”

    “那片土地多年遭受倭寇和海盗侵扰,他们会不说吗?”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

    朱元璋豁然开朗,确实是他过于多虑了。

    陈寒与众多商人交往,包括浙江、福建商会的成员。

    任何人都可能提供这样的信息。

    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自元朝末年开始,倭寇与海盗的骚乱就已存在,当时yi师与da族激战正酣,无暇顾及沿海地区。

    "

    "沿海居民深受海盗和倭寇之苦,大明建立后,也曾试图根除海患,但新朝初建,国力未振,海外作战经验匮乏。

    "

    "与海盗倭寇的斗争,只是白白消耗人力物力,收效甚微。

    "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百姓生活艰难,有些人自愿加入海盗倭寇,掠夺家乡,行为愈发嚣张,为防止百姓沦为盗贼,只能下令禁止船只出海。

    "

    "走私之事,我并非不清楚,只是无力根除,甚至只能放任自流。

    "

    陈寒询问:"陛下,这是何故?"

    朱元璋解释道:"与其让海盗倭寇直接登陆抢劫,倒不如让他们通过走私进行交易。

    "

    "即使无法收取这部分税款,但通过这些人与海外的交易,至少能阻止倭寇海盗对我大明海岸的猛烈侵袭。

    "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无奈的选择,就当作是喂养恶犬了。

    "

    陈寒此刻深感震惊。

    因为在各种历史文献、野史记载,甚至是民间传说中,

    大明的海禁政策被认为极具破坏性。

    虽保护了一些百姓免受海盗倭寇侵扰,

    但也切断了与海外的贸易往来,阻碍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然而,从朱元璋的话语中,他才意识到,

    大明初建,百废待兴,

    加上元朝百年掠夺,中原早已空虚。

    无力同时应对北方驱逐menggudazi,东方抵御海盗倭寇的双重压力。

    因此,只能默许走私者的存在。

    正如朱元璋所说,

    若一味打压走私者,不给他们提供出口,海外的海盗倭寇会更猖狂,导致更多损失。

    所以,允许走私者的存在,实属无奈之举。

    听完朱元璋的解释,陈寒明白自己先前误解了大明初年的海禁政策。

    同时也理解了朱元璋在建国之初面临的艰难抉择。

    容忍走私者,这位强势的皇帝做出了无奈的妥协。

    他的性格刚烈,但在这件事上,只能选择容忍。

    咽下多少苦涩,才能维持这样的均衡?

    朱元璋追问:“你的意思是主张开放海洋贸易?”

    陈寒轻轻颔首:“陛下,尽管开放海洋有您提到的弊端,但其益处更为显着。”

    “但在那之前,我必须先提振大明王朝的内生经济。”

    “让我们的王朝具备抵御外来风险的实力,那时再考虑此事。”

    “目前我只是要踢开那临门一脚,震动那些走私者,让他们有所警觉。”

    “我要看看这些家伙是如何操控这条产业链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朱元璋轻拍他的肩膀,“看来你并非冲动的莽夫,也不再像当初那样顽固,挺好。”

    “若你能兑现承诺,我会对你刮目相看。”

    “我真想输给你点什么。”

    朱元璋半笑半认真地说:“如果你真的能让大明王朝内部焕发生机,每年能为朝廷缴纳一百万赋税,我就封你为驸马,如何?”

    陈寒险些惊得吐血,虽然他早料到会有此一问。

    只是没料到这话出自朱元璋之口,总觉得有些别扭。

    而且陈寒坚信,朱元璋这位皇帝相貌平平,他的公主又能美到哪里去?

    他连忙回答:“陛下,请待微臣做到再说!”

    朱元璋以为他在谦虚,颇感欣慰:“很好,你的态度我很欣赏。”

    陈寒如释重负般离开了朱元璋,来到戏台前,看着百姓和商人们的笑容,大声宣布:“各位乡亲父老,同甘共苦的兄弟们!”

    “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

    “能聚在此处便是缘分,今日我们宣布启用新材料,数日后我们将开始全面整修京城的道路,到时候,不仅是灾民,可以参与劳动赚钱。”

    “就连京城的百姓,若有手艺,也能加入其中。”

    “依旧是那句话,做得好,每日二十文工钱,日结!”

    “绝不拖欠!”

    百姓们闻言更显兴奋,灾民们则满心欢喜。

    “大人是说,功德楼完工后我们还有活计可做?”

    “没错,我们一直担忧这么多人参与建设功德楼,很快就会无事可做。”